报上来的居然是两个官僚,违制在国丧期之内剃头了。这两个人,一个是山东沂州营都司姜兴汉,另一个是奉天锦州府知府金文醇。乾隆帝得报,勃然大怒,气血上涌。
他愤怒地进行了分析,这两个胆大妄为的官僚,很明显是知法犯法,因为朝廷早就已经公布下去了,各级官僚都已经得到了通知。他愤怒地想,如果是老百姓,或不懂法律,或没有接到通知,还可以原谅,官吏就罪不可逭了。
在这个问题上,乾隆帝钻进了牛角尖,他再加分析,姜兴汉和金文醇之所以剃发,还可能是两种原因:一是藐视法律,视大清律于不顾;二是蔑视帝王,瞧不起他这个满洲皇帝。
这就很麻烦了,乾隆帝有了这样一个认识,金文醇和姜兴汉这两个汉族官僚是必死无疑了。乾隆帝下令:押入刑部大牢,待下旨后处斩。
本来定死不移的事情,二人在大牢中合上了双眼,静等斩首的到来。可是,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件不测事件,二人居然有了转机。
有一个比姜、金大的很大的官僚剃发了,这个人乃一品大员!他就是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,在百日国丧期内,周学健居然带头剃发了。这个消息被报到乾隆帝那里,乾隆帝的反应是“惊讶”。他认为,一品大员做出这等事情,不仅仅是有违国法,简直就是丧心病狂!这也难怪金文醇、姜兴汉敢于违制剃头了。于是,乾隆帝决定,不杀金文醇和姜兴汉,先杀了周学健,以儆效尤。